发布日期:2024-11-09 02:57 点击次数:171
图片
文/景志祥
01
毫无意外的说,他是一个洗不白的坏人。
他叫蔡京。
在北宋一朝,他先后4次任相,共达17年之久。其在任期间兴花石纲之役、改盐法和茶法、铸当十大钱,使民生凋敝,苦不堪言。时人称为“六贼之首”。
北宋民间甚至专门因为他产生了歌谣,歌词是这样的:“打了桶(童贯),泼了菜(蔡京),便是人间好世界。”
这个评价是公平的,他确实是一个政务上的坏人,但并不表示,他一无是处。
事实上,蔡京身份很多,才华很好,能力很强,抛开功勋来说,蔡京极其辉煌的一面,比如,他有一颗十分聪明的脑袋,根据史书记载,他四岁时,就能诵读四书五经,还能把北宋名臣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倒背如流,尤其是那句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常常挂在嘴边,从后来蔡京所作所为而言,这无疑是莫大的讽刺。
但至少,这个时候的蔡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他那颗聪明的小脑袋,此时此刻最大的愿望,就是表现。
当然,他有表现的资本,熙宁三年(公元1070年)23岁的蔡京一举中第,调任钱塘尉、舒州推官,累迁起居郎。这些官不大,岗位却很重要,通过蔡京的人生来看,他似乎很会做官,当时他的弟弟,蔡卞已是中书舍人,按规定,做官要以先后为序,蔡卞请求排位在蔡京之后,兄弟二人同时负责书写诏命,朝廷以此为荣。蔡京被改为龙图阁待制、知开封府。
想要官运亨通,能力是一方面,选好上司同样重要,通过观察,蔡京选择了强势变法的王安石。
王安石属于有才却不会用人的上司,这种人往往喜欢找和自己相似的人,纵然有偏差,那也是八九不离十,根据史料记载,神宗熙宁末,王安石常常对年轻的蔡卞(蔡京之弟)说:“天下没有可用之才啊!不知将来谁能继承我,执掌国柄?”然后掰着手指头自言自语:“我儿王元泽算一个!”回头对蔡卞说:“贤兄(指蔡京)如何?”又掰下一指;沉吟良久,才说:“吉甫(指吕惠卿)如何?且算一个吧。”然后颓然道,没了!
短短几乎话足以看出,蔡京在王安石心目中的位置,有王安石这种政坛大咖提携,蔡京的仕途很顺。
就在蔡京认为,人生会围绕着王安石一路走下去,然后接替他的衣钵成为北宋变法传人的时候,一个人的离去打破了这个局面。
这个人是宋神宗赵顼。
宋神宗可以说北宋最有热血,最富有野心的皇帝,一生最想干的事就是超越唐太宗,成为北宋第一位开疆拓土的皇帝,所以他在位不久即召王安石推行变法,史称熙宁变法。熙宁变法期间先后颁布实行了均输法、青苗法、农田水利法等,军事上出兵西北、拓地五州,效果很明显,结果却不尽如意。
随着他本人的摇摆不定,加上王安石用人不当,变法操之过急,导致变法最终失败告终。宋神宗企图一举歼灭西夏,但后来在永乐城之战中惨败,灭夏之举未能实现。他有抱负, 励精图治,想灭西羌,惜壮志未酬,于元丰八年(公元1085年4月1日)饮恨而殁。
其子宋哲宗继承皇位,然而,这位北宋第七位皇帝即位时年仅十岁,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,这位老人家很讨厌王安石变法,觉得好好一个朝廷,愣是因为王安石变法搞得鸡犬不宁,所以她以最快的速度召回司马光等人,让后者废除新法、回归正统。
02
一场新的打击报复就此展开。
重新回到了宰相位置的司马光自然没有放过王安石的变法派,他们要么被贬,要么被驱,蔡京身为王安石头变法的头号得力干将,自然不能幸免。
白纸黑字似乎就要左右蔡京人生命运,就在这个关键设,蔡京再一次发挥了抱大腿的能力。
经过运作,蔡京成功拜在了司马光麾下做事,此举无疑引起了变法派的痛恨。
你可以无耻,但不能没有骨气。
与蔡京而言,这都不知道,居庙堂之高,处江湖之远,谁还在乎这些?
菠菜网最全平台只是蔡京忘了一点,世间事总有些定数,你自认为躲过了,其实不过是表象而已,时间到了,该来的始终会来。
蔡京抱住了司马光的大腿,却忘记了另外一个人,十岁的宋哲宗。
高氏去世后,宋哲宗开始亲政,作为宋神宗的继承人,宋哲宗和自己老爹一样,希望在皇位上有些超越,所以他亲政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回宋神宗变法时的重要人物章惇,并在亲政后次年改元“绍圣”,明确宣示继承老爹宋神宗改革事业,于是反对新法的执政苏辙被贬出任知州,袒护苏辙的首相范纯仁也被贬出任知府。章惇成为首相,曾布入主枢密院,蔡卞、许将、黄履等先后任执政,林希任同知枢密院事,变法派控制了朝政。
这个结果,显然蔡京没有料到,作为司马光亲信的蔡京迅速贴上了“元祐”大臣的标签,被一道圣旨发配到了地方,为知成德军,改知瀛州,调到成都,几经辗转,最终当了一个知成都的小官。
就当蔡京认为一辈子在各地辗转的时候,命运之神再一次照顾了他。
元符二年(公元1100年),宋哲宗驾崩,端王赵佶登基,是为宋徽宗,宋徽宗的继位,短时间内并没有给蔡京带来什么实惠,反而在新旧两党的攻击下,蔡京再次被夺去官职,去了杭州。
在这里,蔡京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转折。
说是转折,实则是蔡京自己创造出来的机会,受史料记载影响,我们一直把蔡京看做一个不学无术,溜须拍马的阿谀奉承之徒,这个看法并没有错,只不过忽略了一点——蔡京的才华。
蔡京的才华很多,其一就是散文写得很好,著有散文集《保和殿曲宴记》一卷、《太清楼侍宴记》一卷、《延福宫曲宴记》一卷,均被南宋的王明清收入《挥尘集余话·卷一》中,并有载:蔡京之孙蔡微,“自云:'当其父祖富贵鼎盛时,悉贮于隆儒亨会阁。此百分之一二焉。国祸家艰之后,散落人间,不知其几也’”。其次,就是他的书法。
在北宋,蔡京的书法堪称一绝,其书笔法姿媚,字势豪健,痛快沉着,独具风格,为海内所崇尚。“苏、黄、米、蔡”四大书法家的“蔡”就是指蔡京,据《铁围山丛谈》记载,连狂傲的米芾都曾经表示,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。
一次,蔡京与米芾聊天,蔡京问米芾:“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?”
米芾答道:“自唐朝柳公权后,就属您的字最好。”
皇冠客服飞机:@seo3687蔡京对这个结果很满意,继续追问了一下:“其次呢?”
米芾道:“这个还用说,当然是我!”
单说一例,似乎有些牵强,下面一例足以看出蔡京书法的魅力,蔡京在开封做
府尹时,有两个小吏对他颇为巴结,平日里恨不得把天底下最好的东西都给蔡京弄来才好,某一年的夏天,开封的天气十分热,两名小吏为了讨好蔡京,就站在他身边不停的为他扇凉扇,蔡京感念他们的殷勤,走的时候,就把他们的扇子要了过去,在上面题了两首杜甫的诗。
这只是一个无心之举,却让两个小吏狠狠发了一笔横财,原来这两把扇子被端王,也就是日后的宋徽宗以2万缗给买走了,多年后,蔡京成为了宋徽宗身边一等一的红人,一日,宋徽宗从自己的书房里拿出两把扇子,对着蔡京问道:“蔡爱卿,你看这是何物?”
蔡京一看,宋徽宗拿出的扇子,正是当年自己为了两名小吏题诗的扇子,扇子自然是俗物,但题在扇子上的书法却是“冠绝一时”、“无人出其右者”,艺术品。按说有了宋徽宗这条线,蔡京仕途应该很顺才对,事实并非如此,宋徽宗固然是爱艺术,玩艺术的皇帝,但这表示宋徽宗一定会发现他,重用他。
03
需要走上这一步,还需要营销。
这个道理,蔡京一早就明白, 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,没有大树,书法再好,才华再高,那也是无根的浮漂,随波逐流,走哪儿算哪儿,这并不是蔡京想要的。
美高梅赌牌明白了这一点,蔡京将目光落在了官宦童贯的身上。
童贯这个人很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东西,他少年时在宦官李宪门下。性情乖巧,从做给事宫掖时起,就善于揣度皇帝的意旨,预先做出顺承的事,而且这人度量很大,舍得钱财。后宫中从妃嫔以下他都用财物结纳,每天都能听到后宫中人称赞他的话。宋徽宗这个人喜好艺术品,刚登基那会儿,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到三吴访求名家书画、各种奇巧之物,在杭州住了几个月。
机会就这么悄然而来,蔡京很知趣的抓住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,他极力巴结童贯,日夜陪伴后者,要钱给钱,要人给人,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,终于迎来了童贯的认可。
欧博开户元气骑士的备用王冠于是,童贯开始发挥作为官宦的能力。
但凡蔡京画的屏幛、扇带等物,童贯每天都送到宫中,并附上自己的评论,于是宋徽宗开始留意蔡京,久而久之,给了宋徽宗一个错误的假象,蔡京是个很有能力,能干大事的人。
有了宋徽宗这颗天大的树,蔡京的仕途可想而知了。
建中靖国元年(公元1101 年),宋徽宗下了一道诏书,命蔡京为翰林学士,命其返回北宋都城开封。
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,一个叫邓洵武起居郎和宋徽宗闲来聊天。
看似无意的聊天,实则是一场颇有深意的人事变革而已。
聊天的时候,邓洵武说:“陛下是神宗之子,韩忠彦是韩琦之子,现在忠彦为相,意图恢复先父遗志,难道陛下就不可以恢复先父之志么?”
宋徽宗刚坐上皇位,自然想有一番作为,听了这话,自然表示不服。
邓洵武见宋徽宗面露向往之色,知道火候差不多了,于是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份卷轴,这幅卷轴很有名叫《爱莫助之图》,画轴很具有特色,它并不是一副优美的山川画,而是一份北宋官职说明书。
画轴中所绘乃宋神宗朝以来的新旧党任职统计表,列有宰相、执政、侍从、台谏、郎官、馆阁、学校七个类别,分为左右两栏,“左曰绍述”,“右曰元祐”。
右栏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,约有一百余人;左栏的名字则只有六七个人,而且这些名字都相当陌生。
如此比例失衡,顿时吸引了宋徽宗的目光,忙问原因,邓洵武解释:“这是因为朝廷的重要位置都被保守派给占据了,陛下如果想要效仿先帝,那只能启用新人?”
说完,邓洵武将画轴轻轻往下拉了一下,在一干密密麻麻的姓名之中,多了一个熟悉的名字。
这个名字就是——蔡京。
邓洵武立刻趁热打铁道:“皇上若想继承父志,就要驱逐宰相韩忠彦,重用此人!”
蔡京的仕途就此一锤定音。
宋徽宗百感交集之余,对蔡京可谓是给予了厚望,当即召见蔡京,并赐了坐,对他说:“神宗创法立制,先帝继承,两遭变更,国家大计还未确定。朕想继承父兄的遗志,卿有何指教?”蔡京叩头谢恩,表示愿效死力,此举再一次赢得了宋徽宗的好感。
崇宁二年(公元1103年)二月,55岁的蔡京迁任左仆射。(妥妥的宰相)
而就在这一年的五月,宋徽宗再一次颁布圣旨,免除韩忠彦宰相职务,接替者为蔡京。
如此升迁的速度,整个北宋蔡京敢说第二,没人敢说第一。(当然了,还有一个人,这个人就是继承蔡京后的六贼之一的王黼(fu)。但这是后话,至少目前蔡京的记录,还没人打破。)
重新返回京城的蔡京,可谓是志得意满,看着曾经熟悉的朝堂,他做了一件自认为应该做的事——报仇。
蔡京这个人,才华,能力、资历都不错,唯一的缺点就是格局差了点,相较于童贯的雅量,蔡京讲究有仇报仇,有怨报怨。
蔡京迈出报仇第一步,选择的第一个人就是——曾布。
04
这是一个有能力,有威望的人,曾布因才能受到了王安石的器重,得以和吕惠卿一同主持开创青苗、助役、保甲、农田水利等新法,在所有人都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时候,曾布力劝宋神宗坚定变法决心,专任王安石以推进新法、消除不利于新法的舆论。
此举成功获得了宋神宗的青睐,也给了曾布某种野心。
皇冠hg86a
当时,曾布和变法派主力章惇相处融洽,宋哲宗执政期间,章惇为宰相,曾布草拟制书时对他极其赞美,希望推荐他为相,但是章惇颇顾忌他,只推荐他在枢密院任职,此举让曾布感到不满的同时,也意识到,有章惇在,自己想做宰相的梦,基本上不可能是实现。
所以,曾布决定排挤章惇。
只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,同时也需要一个得力的支持人。
皇冠体育备用网址很快,这个机会就来了。
元符三年(公元1100年),宋哲宗驾崩,皇太后招来宰辅询问谁可立为皇帝,章惇厉声说:“按礼法而言,同母胞弟简王当立。”
皇太后说:“我无子嗣,诸王都是神宗的庶子。”
菠菜体育平台章惇复言:“既然都是庶子,按长幼应立申王。”
皇太后说:“申王有疾病,不能立为帝。”
最终皇太后推荐了端王,章惇见到端王后说:“端王轻佻,不可以君临天下。”此举遭到了曾布斥责说:“章惇,听太后处置。”
太后决定立端王,乃是宋徽宗。
这一波操作成功让曾布获得了宋徽宗的好感,那一句““端王轻佻,不可以君天下”。成了章惇挥之不去的人生污点,宋徽宗继位后,章惇被罢免,曾布成功拜相,第二年就和蔡京做了同事。
体育博彩游戏网址大全
对于蔡京,曾布一百个看不上,矛盾就此展开。
鉴于自己实在太过恶心蔡京,一向聪明的曾布做了一件并不聪明的事,他见户部侍郎这个位置有空缺,就推荐了自己的亲家陈佑甫担任。
此举,立马引起了蔡京的警觉,户部都开始了,其他部门还能保存,为了自己仕途考虑,蔡京立刻上疏说:“爵禄是陛下之赏,怎么能让宰相私自授予亲信呢?”
如果曾布知趣,他后来的结果或许不会那么凄惨,只不过一向聪明的曾布却没抓住这次机会,他对蔡京的说法表示不服,在大殿上和蔡京吵了起来,吵架并不是什么大事,都是为了工作嘛。
只是,曾布忘记了一点,这里是大殿,自己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,骂的言辞越来越难听,最终连宋徽宗都听不下去了,拂袖而去。
皇帝拂袖而去的结果显而易见,几天后,宋徽宗给曾布丢了一道旨意:“曾布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、润州知州。”
短短几天,位高权重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,变成了一条落水狗,人人喊打。
蔡京想起大殿上曾布面容可憎的样子,决定给曾布致命一击,让这个讨厌的人彻底离开开封府,他给曾布加以贪污的罪名,命开封府吕嘉问逮捕曾布诸子,又罗织罪名进行审讯,为了救儿子和家人的命,曾布能做的就是低头认罪。
于是,他的职位一贬再贬,最后去了太平州(今安徽省当涂县),做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闲官。
即便是远离了朝廷,蔡京依旧没有打算就此放过他,他的官职越做越小,贬的地方越来越远,最终曾布熬不过这种报复打击的日子,于大观元年(1107年),在润州去世,终年七十二岁。
至此,蔡京站上了北宋权力最高峰。
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。
对于蔡京做宰相,北宋上下还是颇有期盼的,史料记载:“京起于逐臣,一旦得志,天下拭目所为。”就是会所天下人都等着蔡京大展身手,带领北宋做大做强。
事实上,蔡京的确有这个想法,上台就干了一件十分重大,且意义久远的大事——“元祐党人碑”。
05
在扫除所有敌人后,蔡京以阻碍变法为由,给宋徽宗列出了一份超长的名单,名单之中一共309 人,贴上“元祐奸党”名单后,请皇帝对他们圣裁。
蔡京甚至建议,为了彰显这些人所做的恶事,可以把这些的名字刻在石碑上,昭告全国,被刻上党人碑的官员,重者关押,轻者贬放远地,非经允许,不得内徙
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元祐党人碑”事件。
对于这个碑文并没有多大的意义,它只是北宋时期朝中朋党之争的一片断记录,这一点蔡京心知肚明,但这么多的目的很有必要,那就是借机告诉天下,属于蔡京的时代来了。
为了彻底铲除这些人的影响,蔡京多次让宋徽宗降下旨意:凡是上碑的党人子弟,不得与宋朝宗室结亲,已经定了亲还没有举行过仪式的,全部取消;不管有无官职,一律不准在京城居住。京城四周各处设立盘审点,对党人子弟予以严加监控,凡有私自入京的,监审人员与党人子弟同罪。”手段之狠,可谓是恒古未有。
光恶心他们的名声,限制他们子孙人身自由,显然不符合蔡京想要的结果,在蔡京看来,司马光、文彦博、苏轼等元佑旧人留下的不光光是名声,还有大量的著作,毁掉其名声,再毁掉其精神世界,这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。
于是,蔡京果断下令销毁苏轼,司马光、黄庭坚、秦观、范祖禹、刘攽、文莹和尚等人的所有书籍,包括他们题写的碑,碣、榜、额等物。民间保留了这些的人书籍和字画等都要送上来烧掉,一时之间,北宋上下都一片火海。凡是有司马光、苏轼题字的地方都是一片狼藉。
在这些销毁的书籍中,名声最大的是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,这部书对司马光乃至整个北宋文学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,当初司马光为了编纂这本书前后花了19年时间,眼睛整花了,头发整白了,牙齿整掉了,才完成了这部共294卷的大部头。所以一举销毁这本书的话,效果必然是非同凡响的。
但蔡京很快发现,自己根本做不到这一点。
因为《资治通鉴》有一篇了不起的序言,倒不是说这篇序言的文采多么好,而是写这个序言的人是宋神宗。
先帝肯定的书,你给毁了,还有好果子吃么?
显然是没有的?
销毁是不好继续操作,但可以让它永远不能面世,不让人看,这一点蔡京还是做得到的。
所以这本书在蔡京当权的时候,一直被锁在高阁内,不许任何人再看。
当然了,对于这个无奈的结果,蔡京还是颇感遗憾的,但效果还是挺喜人的,至少在“元祐党人碑事件”后,没有任何的反对声音,在北宋的朝堂之上,蔡京可以为所欲为,贪财,整人、改盐法、改茶法、铸当十大钱,什么好玩,干什么,没人会阻止,除了宋徽宗没人会说个不字。
在蔡京的操作下,北宋进入了开国以来,最疯狂的时刻。
一场巨大的危机,在蔡京的时代悄然来临。
仅仅过了25年,靖康之祸起,北宋灭亡。
www.crowncitybetzone.com而在北宋灭亡的前一年,蔡京被贬官儋州,据说,他在途中还写了一首《西江月·悔恨词》,回忆了自己的一生,词是这样的:
最近某知名博彩网站,关于欧洲杯赌博热门话题,赌德国队夺冠,有人则看好英格兰队,还有瞄准巴西队,赌博一门风险高行业,一门能够人们赛场感受激情活动。八十一年往事,
三千里外无家。
孤身骨肉各天涯,
遥望神州泪下。
金殿五曾拜相,
在郭富城的身后,娇妻方媛身穿一身白色衣裤现身,带着大大的口罩和墨镜将整个人状态遮掩在镜头之后,和郭富城一样不愿意过度在外界表露自己的悲伤,亲人的离去对于每个家庭成员来说都是难以挽回的悲剧,方媛手中紧紧握着追掉婆婆的物件,手被袋子勒得通红也不愿意给外人插手。
玉堂十度宣麻。
追思往日谩繁华,
到此翻成梦话。
整首词,蔡京记住了自己的荣华富贵,唯一忘记了是自己的结局,这位过惯了优渥生活的北宋宰相,赶赴儋州贬所时,携带大量金钱,但是他的作恶多端招致老百姓的反感,在路上用钱也买不到东西,因此不由得感慨:“京失人心,何至于此。”最终死在了半道(今湖南长沙),享年八十。
备注一:左仆射;五代至宋代沿袭唐代后期之制。北宋神宗元丰五年(1082)改革官制,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,右仆射兼中书侍郎,均为宰相。徽宗时又改宰相为太宰、少宰。钦宗靖康元年(1126)复名左右仆射,南宋孝宗乾道八年(1172)又改名为左右丞相,此后,不再有仆射之名。
备注二:元祐党籍碑:是一块宋代摩崖石刻,一共有三块:一是崇宁元年(1102年)由徽宗赵佶用真书刻于内府端礼门,未几被毁;二是崇宁二年由蔡京书写,勒令诸州据以刊刻,次年也奉诏毁去;三是置于文德殿外的那块,崇宁五年下诏赦天下除党人一切之禁,碑石也被毁弃。
备注三:北宋书法四大家:北宋有“苏、黄、米、蔡”四大书法家,其中的“蔡”原指蔡京,后世以其“人品奸恶”,遂改为蔡襄。
参考书目:《如朕亲临:帝王肖像崇拜与宋代政治生活》,黄博美高梅金卡高远,山西人民出版社,2023年1月。《宋史》·列传第二百一十四《大宋宣和遗事》《宋代中国的改革:王安石及其新政》《汴京之围:北宋末年的外交、战争和人》《宋朝果然很有料》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